
近日,展览路街道某居民楼西侧电动车棚内,一阵轻微的“砰砰”声后,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突然冒出火星,短短几秒内火焰便窜起半米高。危急时刻权威配资之家官网,小区保安迅速响应,灭火弹自动启动,防火隔板有效阻隔,仅用1分10秒就将明火彻底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仅3辆车轻微受损的火情,此事件不仅体现了社区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更是“电动车消防六件套”与“一警六员”培训体系实战成效的充分体现。
监控还原“黄金1分钟”
多道防线齐发力
“快看!车棚那边冒烟了!”当天17时左右,小区保安利师傅在巡逻时发现电动车棚内火光闪动,立即通过对讲机呼叫同事支援。与此同时,车棚顶部对起火车辆的干粉灭火弹自动触发,白色粉末喷涌而出,瞬间压制住向上蔓延的火势,为后续扑救争取了关键时间。因防火隔板有效阻隔,火势被严格控制在该单元内,未蔓延至其他区域,仅造成同隔区内另外2辆电动自行车轻微受损,其余车辆均未受影响。

监控视频清晰记录下整个处置过程:利师傅手持干粉灭火器赶到现场,对准火焰根部持续喷射;另外几位保安携带消防拉钩、水带抵达,其中两人用拉钩将起火车辆旁的两辆电动车快速拖出车棚,一人连接水源做好应急准备;最后,明火被完全扑灭。随后赶到的西城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用测温仪对起火车辆电池部位进行检测,确认无复燃风险后对现场进行了清理。


“要是没有这些防护措施,火势蔓延起来不堪设想。”保安利师傅指着车棚内的防火隔板说。起火的车棚位于小区中间,被4块高度1.6米的阻燃性隔板分成独立区域,每区可停放4-5辆电动车,起火点所在的区域恰好被隔板完全包围,火焰和高温未能突破阻隔,相邻区域的车辆毫发无损。“这就像给车棚装了‘防火墙’,就算一处起火,也能把风险锁在小范围内。”小区的物业负责人介绍。
溯源火情
电池故障引发,“六件套”成关键屏障
据了解,此次火情的起因是电动自行车电池内部故障,充电过程中引发外壳燃烧。“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中,电池故障占比超过80%,且起火速度快、烟气毒性大,一旦蔓延到居民楼,后果严重。”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火情能快速处置、损失可控,核心在于车棚全面落实了西城区推行的“电动车消防六件套”防护措施。
“电动车消防六件套”是针对电动自行车火灾特点推出的标准化防护方案,具体包括:灭火器材、电池火灾专用铁钩子、视频监控、不燃阻隔板、消防水带、专人监护。“这六样东西看似简单,却形成了‘监测-预警-扑救-阻隔-疏散’的全链条防护,既有技防手段,也有人防保障。”
社区书记介绍,该车棚于今年8月底完成了消防设施升级,新增了阻燃隔板和水源设备等。此外,为了更好的应对此类意外情况,社区内的保安和社区工作人员在入职之初均进行了消防培训,并完成“一警六员”考核,在节假日前及火灾高发时期,还会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进一步的培训。同时,为了让更多人掌握消防知识,街道还不定期的组织居民参与消防培训。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消防课进校带出“少年力量”
更让人暖心的是,火情发生时,居住在该小区的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初二学生郅家诚在听到电池爆燃异响后,和父亲一起下楼参与救援。“我在学校学过消防知识,知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也知道要保持安全距离。”郅家诚说,当时他看到保安师傅忙着灭火,就主动帮忙递灭火器。“老师说过,遇到火灾不要慌,能帮上忙就尽力,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这一幕恰好印证了西城区“消防教育进校园”的成效。近年来,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区教委,将消防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实操演练、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基础消防技能。“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让消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形成社区安全共治的氛围。”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目前展览路街道该社区的30处电动车棚已全部完成“消防六件套”配置和人员培训,而这样的标准化车棚正在西城区各街道逐步推广。目前,西城区共有2301个电动车车棚,基本完成相应改造,其中,1983个配备了防火隔板,消防器材(灭火器,拉钩或水桶)等设施器材基本实现全覆盖,从多方面保障消防安全。
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提醒广大市民,电动自行车充电过程中易发生电池故障引发火灾,务必在符合消防规定的集中充电场所进行充电,切勿违规充电。同时,建议相关管理单位进一步加强车棚防火设施建设与日常巡查,提高初期火灾处置能力,共同守护社区安全。
“社区安全无小事,每一处防护设施、每一次技能培训,都是守护居民安全的重要防线。”下一步,西城区将不断完善社区消防安全体系,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为建设平安西城、宜居西城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邴美俏
图片: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
校对:王昭卢熙
审核:侯明月
签发:李卓权威配资之家官网
天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